单梁起重机作为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物料搬运设备,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。以下是单梁起重机使用过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,涵盖操作、维护、安全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:
一、操作前检查
设备状态确认
外观检查:检查主梁、端梁、轨道、走轮等结构件是否有裂纹、变形或严重磨损。
电气系统:确认电缆、接线盒、控制按钮无破损,接地良好,避免漏电风险。
限位装置:测试上升/下降限位、大车/小车行程限位是否灵敏可靠,防止超程运行。
制动系统:检查制动器(如电磁制动器、液压制动器)是否响应迅速,制动距离是否符合要求。
钢丝绳与吊具:检查钢丝绳有无断丝、锈蚀或变形,吊钩、吊环等吊具是否完好无裂纹。
环境适应性检查
轨道平整度:确保轨道无障碍物、油污或积水,避免起重机运行抖动或脱轨。
空间限制:确认作业区域内无高压线、管道等障碍物,避免碰撞风险。
通风与照明:在密闭或高温环境中使用时,需保证通风良好;夜间作业需确保照明充足。
二、操作规范
载荷管理
严禁超载:根据额定起重量标识操作,禁止超负荷使用,避免主梁变形或断裂。
均匀分布载荷:吊运长形物料时,需调整吊点位置,防止偏载导致侧翻。
避免冲击载荷:起升或下降时应平稳操作,禁止猛起猛停,减少对结构的冲击。
运行控制
低速启动:启动时先低速运行,确认无异常后再加速至正常速度。
同步操作:大车、小车与起升机构需协调配合,避免急转弯或突然变向。
禁止斜拉:吊运时保持钢丝绳垂直,禁止斜拉斜吊,防止钢丝绳脱槽或断裂。
人员安全
专人操作:非专业人员不得操作起重机,操作员需持证上岗并熟悉设备性能。
信号沟通:多人协同作业时,需通过手势、对讲机等明确指挥信号,避免误操作。
禁止下方停留:吊运过程中,下方区域严禁人员站立或通行,设置警戒线或警示标志。
三、维护保养
日常维护
清洁与润滑:定期清理轨道、走轮及齿轮箱内的杂物,对轴承、齿轮等部位加注润滑油。
紧固件检查:检查螺栓、螺母是否松动,及时紧固以防止结构松动。
电气元件除尘:用压缩空气清洁控制柜内的灰尘,避免接触不良或短路。
定期检修
结构检测:每半年或一年对主梁进行应力测试,检查焊缝是否有裂纹(可采用无损检测技术)。
制动器调整:根据使用频率,每3-6个月调整制动器间隙,确保制动力矩符合要求。
钢丝绳更换:当钢丝绳断丝数达到报废标准(如GB/T 5972规定)时,需立即更换。
易损件储备
提前储备常用易损件(如钢丝绳、制动片、接触器触点),缩短故障停机时间。
四、安全防护
防护装置配置
防撞装置:在轨道端部安装缓冲器,防止起重机冲出轨道。
超载限制器:配备电子或机械式超载保护装置,自动切断起升电源。
风速仪:在露天 使用的起重机需安装风速仪,当风速超过安全值时自动报警并停止运行。
应急措施
紧急停止按钮:在操作室及遥控装置上设置醒目的紧急停止按钮,确保突发情况下能快速停机。
救援方案:制定起重机故障或人员被困时的救援预案,定期组织演练。
五、环境适应性调整
高温环境
选用耐高温电机和电气元件,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绝缘老化。
增加散热装置(如风扇、冷却水循环系统),防止制动器过热失效。
腐蚀性环境
对主梁、轨道等金属部件进行防腐处理(如热镀锌、喷涂环氧树脂)。
选用不锈钢或耐腐蚀合金材质的钢丝绳和吊具。
防爆环境
采用防爆电机、防爆控制箱及本质安全型电气元件,符合Ex标志认证要求。
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。
六、合规与记录
合规操作
遵守《起重机械安全规程》(GB 6067)及地方特种设备安全法规,定期接受安全监察。
禁止私自改装或拆除安全装置,如需改造需经专业机构评估并备案。
维护记录
建立设备维护档案,记录每次检查、维修及更换部件的时间、内容及责任人,便于追溯管理。
下一条:单梁起重机的核心作用是什么 |